前兩天,郭敬明表示自己給S卡的標準是:我以後會找他拍戲。
一時間,郭敬明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導師就是這樣任意妄為?還是導師可以為所欲為?
小四喜歡的男演員的標準趙薇一針見血指出:你多年來的審美口味都很專一啊。
陳凱歌則是勸說郭敬明身處導師位置,應該放寬自己的審美,趣味,愛好的範圍。
凱哥導演的用詞你細品。
“審美”沒問題,“趣味”和“愛好”,是不是有點異樣的感覺。
很多觀眾都懷疑陳凱歌現場飆車,苦於沒有證據。
但翻看郭敬明以往重用的男演員外形好看,身高180+,鮮嫩鮮嫩:陳學冬,朱梓驍,柯震東等人。
以及去年同樣充滿爭議的選擇了郭俊辰。
小四對小鮮肉的鍾愛已經人盡皆知,而他本人也沒有反對和避諱。
今年在《演員請就位》中,他依舊不顧旁人的眼光和反對,力排眾議選擇了毫無演戲經驗,演技差到瞎子都看得出來的何昶希。
他給出的理由:我看到了別人沒看到的美,我希望他未來是個....的演員,我想跟他一起成長。
因為他是導師,有這個權利,別人著實拿他辦法。
陳凱歌和李成儒等人也隻能提出自己的意見,改變不了結果。
這也是繼莫名其妙的張大大之後,給節目帶來的又一波熱度。
客觀來說,郭敬明和張大大等人在節目中展示的價值更多是商業功能,他們稍微一個噴嚏就能引爆熱度。
專業的事情,跟他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到底什麽樣的人才是一個好演員,或者符合一個專業演員的標準?
能令人信服的標準可能有很多版本,但實力演員張譯給出的答案,我想值得放在這裏討論一番。
10月12日,距離郭敬明選人風波不到48小時,張譯說出自己對演員這個行業的一些看法。
“表演是一門學科,現在可能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個表演的學科的背後的含義到底是什麽?
認為隻要自身的這個外在的條件還不錯,就可以做演員。
實際上演員的門檻兒還是有一定的高度的。”
張譯對於演員的看法,幾乎句句都在反駁郭敬明。
小四認為好看是.重要甚至沒有之一的條件,在張譯這裏卻不是必要條件。
小四認為不理解表演沒關係,可以陪伴成長,在這張譯這裏卻是必修課。
張譯談論演員的門檻中的高度是什麽?他沒有明說。
但我想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對劇本理解,對角色理解,對演技基本功的掌握,對藝術的展示;
沒有一定的水準,大約無法被張譯稱為演員吧。
張譯視頻中還說到。
“我喜歡平遙影展的原因,就是因為能夠入圍或者是在這個影展進行展映的一些影片,它的品質都很高,具有極高的表演藝術的水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張譯來到的平遙影展符合他的藝術審美,郭敬明選擇的男演員對上了他的趣味和愛好。
這也許就是張譯和郭敬明兩類人的區別吧。
無關對錯,隻是喜好不同。
借著兩人觀點的碰撞,還有一個話題值得討論。
現在的愛豆文化低現象就沒有人重視了嗎?
茄子视频免费观看來看看何昶希在表演之前的采訪,有兩個畫麵讓人印象深刻,且無比擔憂。
導演問何昶希你覺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
何昶希就被問愣住了,他重複了導演這個詞。
然後表情疑惑,眼神茫然,“核心?競爭力?是什麽?”
導演又問,“為了這個節目,你都做了哪些準備?”
何昶希顫顫巍巍地回答,“我每天都在給自己加油打氣,告訴自己不要怕。”
說實話,屏幕外的我已經窒息。
這就是年輕人的偶像啊,簡直太可怕了。
愛豆連“核心競爭力”都聽不懂是什麽意思。
不會演戲,然後做的準備就是每天給自己加油打氣;這是世界上成本.低,.不費勁的努力了吧。
文化水平就低到這種程度,輸出奮鬥價值觀是空喊加油不去做些實質性的工作。
茄子视频免费观看的孩子還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何昶希們做出的榜樣就是這樣無能無知?
家長反對追星,不是沒有理由。
在娛樂圈為什麽有些人向往自己學霸的人設?
因為這類人極為罕見,技能文化高分,專業上又有所建樹。
演員比如黃磊,他不僅戲好,還是電影學院的老師;還記得他在《向往的生活》跟彭昱暢說的那番話,把彭彭說的心服口服。
音樂屆代表則是李建,他既有代表作,說話風格充滿濃濃的文人氣息;在《好聲音》當導師,李建的點評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甚至還有集錦。
這些人,家長會反對孩子喜歡;恐怕家長自己更喜歡吧。
黃磊李建不僅觀眾喜歡,連圈內人也想向這個方向湊一湊。
他們沒有這個硬實力,但可以立人設啊。
娛樂圈厲害之處在於,你不是這種人,但可以假裝這種人。
所以,茄子视频免费观看可以把張譯的話題延伸一下;從演員的門檻換成偶像的門檻。
無論那個時代,都需要英雄,ta們鼓舞人心,為大眾作出表率,榜樣的力量就是這麽來的。
偶像對於年輕粉絲來說,具有類似的功能。
他們的文化水平其實不需要有多高,普通水準即可,畢竟每個人的專業領域不一樣。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讓一群連話都聽不懂,也講不清楚;
基本常識都沒有,價值觀輸出又是膚淺無物的人來當;肯定會誤導年輕人。
未來屬於年輕一代,愛豆低文化的現象需要大家參與反思,討論,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