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视频免费观看,茄子网站视频下载,茄子视频官网在线,茄子视频APP下载安装污

隱於校園文化的民族共有文化符號教育

作者:admin 發布日期: 2021-06-01 二維碼分享

一個民族或地域的社會群體,在漫長曆史發展階段中,都會在信仰風俗、審美情趣、民族情感與思維方式等方麵形成鮮明的文化符號。校園文化作為學校重要的隱性課程,可以利用多樣性物質載體和組織校內活動等方式,營造精神氛圍,發揮全麵、持久、滲透式傳承民族文化符號的獨特優勢,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展現各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一是利用板報宣傳、走廊文化、班級場景布置等校園文化建設,宣傳民族地區豐富的文化遺產。如,展示各民族服飾、器物、建築等。在各民族文化共依共存的校園文化環境中,學生能夠學會尊重、理解並接納文化間的差異,奠定交往交流交融的認知基礎。二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著重展現不同民族優秀文化遺產背後蘊含的民族精神,幫助學生認識少數民族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部分與整體的關係,促進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生成。如在朝鮮族農耕曆史文化中被賦予功勳地位的“黃牛”,正是中華民族孺子牛、拓荒牛與老黃牛的精神體現。

發掘地方人文地理資源符號。地理符號是重要的文化象征,一些地理符號已經上升為我國民族精神標識,如黃河、長城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與不屈不撓。邊疆民族地區自然人文地理資源豐富,許多地理資源承載著豐富的革命曆史故事。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一眼望三國”的防川風景區,是祖國守衛邊疆的曆史記錄,更警示著國家邊防的安全,展示著國家開放包容的發展戰略。利用地方教育資源開展校園文化建設,貼近學生實際經驗,易於激發學生情感。

開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與中國夢等文化符號教育。世界正經曆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幫助學生深刻認識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是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校園文化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技強國、實踐創新等符號,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幫助學生認知目前國家發展所處的曆史方位和時代方位,培養學生超越個人觀念的國家整體意識,有利於學生在國家視野下重新審視自我發展,進而形成國家意誌和個人行為的統一。

開展傳承曆史與承載未來的校園儀式活動。學校開展中華民族共有文化符號的儀式活動,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強化民族認同的重要途徑。首先,重視國旗、國徽、國歌等國家象征符號的儀式活動。學校嚴格執行升降旗製度,奏唱國歌,強化學生對國家象征物的崇敬感和神聖感,激發學生愛國熱忱。從愛國旗、國徽、國歌開始,將愛國情感外化於日常行為。其次,開展節日紀念與慶祝的儀式活動。如國家層麵的國慶節、“九一八”抗日戰爭紀念日,民族特色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敬老節”等。

校園文化的公開性、大眾性、參與性以及現場感,決定了校園文化在中華民族共有文化符號教育方麵的巨大隱性教育功能,是實現全方位、全過程與全環節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有效途徑。

靳淑梅:延邊大學教授、教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民族教育、教師教育(《中國民族教育》雜誌2021年第5期)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於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係茄子视频免费观看予以刪除!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