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連一名大媽忘記密碼,5萬炒股13年變500萬
正義反腐網-《反腐廉政月刊》雜誌社綜合訊:(公民記者劉毅報道)2021年4月23日,中國一則聊天記錄截圖在社交媒體上瘋傳,該截圖顯示遼寧省大連一名大媽2008年投入5萬多元(人民幣,下同)炒股,因忘記密碼沒有對賬戶進行管理,如今市值到達500萬元。該消息得到了國信證券的確認。
據多家媒體23日報道了該消息,4月23日上午,一位67歲的阿姨來到國信證券大連金馬路營業部辦理業務,這位阿姨在2008年曾花5萬多元購買了一隻股票,因她常年在國外,已經忘記密碼,而阿姨在買入股票後,再沒有對這隻股票進行買賣,因為忘記密碼也一直未登錄查看,此次前來是想要重置密碼。
當在使用新密碼登錄國信證券金太陽手機APP後,阿姨發現自己在2008年曾花5萬多元購買的一隻股票,如今市值已經達到500多萬元。13年時間裏,股票竟漲了100倍。
聊天記錄截圖顯示,阿姨投資的股票為長春高新。根據Wind統計,過去13年間長春高新.大漲幅超100倍。
國信證券在回應傳媒查詢時證實了該消息,稱確實有客戶13年間勁賺100倍。
該消息引發了業界及股民極大興趣與關注。
深圳一家中型券商營業部總經理對此評論說:“客戶交易頻次高對茄子视频免费观看券商來說是好事,可以賺傭金;但對於客戶而言就另說了。”從多年經驗來看,股民交易頻次若過於頻繁,快進快出,賺不到太多錢,甚至會虧錢。
在基金投資方麵,也有券商營業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不少基民投資比較短視,比如投資基金如同股票一樣高拋低吸,有一點收益就贖回,有虧損就立即贖回,頻繁操作的手續費成本會影響投資收益。
有網民感歎,如果老太太在2008年買的是中國石油,到現在要虧損60%;若是買了長生生物、樂視網,估計就真的要注銷賬戶了。
有網民勸大媽:“如果是真的,趕緊取出錢走人,接著炒,說不定很快回到五萬。”
也有網民表示這個概率太低了,有甘肅網民表示:“股票從2018年開始除了幾個股票在增長,其餘的都在跌,有些被老板套現以後現在連3份之一都沒有了。”
濟南網民民“silversfox “表示:“有沒有人分析下,08年能買到的股票,持有到現在,盈利的比例是多少,賠錢的比例是多少。”
也有網民表示大媽運氣好:“假如此大媽買的是康得新,康美藥業等等的當年..白馬股,至今能那麽高興嗎?”
但也有很多網民在質疑該消息,有網民稱:“騙我來接盤?”“忽悠,接著忽悠。”“割不到韭菜大忽悠來了!讓你繼續不動才有機會慢慢收割!”
本文由正義反腐網-《反腐廉政月刊》雜誌社原創出品,公民記者劉毅。
來源:騰訊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係,茄子视频免费观看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